践行教育家精神 争做“三度”好老师
当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教师便成了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份子,要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要做思想上有“高度”的好老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其对教育有着怎样的认知,往往决定着能否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老师。当代教师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既要与“小我”的个人理想相结合,又要与“大我”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强国梦,才能明确前进方向,砥砺奋斗情怀,找准人生坐标,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一名有“高度”的好老师。
要做教研上有“深度”的好老师。“要想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他的教学水平一定是有深度的,这种深度包括教师知识储备的深度、研究教材的深度、设计教学的深度以及驾驭课堂的深度。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秉持“上好每一堂课”的理念,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课后认真做好反思,回顾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氛围是否积极、和谐等,对于不足之处要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提升,力求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深度。
要做对待学生有“温度”的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而信其道。优秀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教育认知和深度的教学水平,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个无法和学生建构良好关系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给予孩子有温度的教育。可以利用课前、课间等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和课后专门的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询问其学习上是否有困惑,生活中是否有困难,未来有什么规划,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自己的梦想。同时,应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平台,本着关心爱护孩子的想法和家长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温度”。
教育事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使命之光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思想上有“高度”、教研上有“深度”、对待学生有“温度”的好老师,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绵薄之力!(乐安县第四小学黄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