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七一”:不忘初心担使命 扎根基层践忠诚
我是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戴坊镇纪检干部詹招元,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在迎来党104华诞之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体会。
我是一名包村干部,也是纪检战线上的一员,这双重身份,让我更深切的体会到:基层党员的担当,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一件件实事中,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牢记党员身份,就能找到破题的"金钥匙"。
一、当好“全能服务员”,在点滴小事中践行初心:包村工作,没有惊天动地,多是“鸡毛蒜皮”,却件件连着民心,防汛时,我们是“守夜人”;抗旱时,我们是“找水人”;防溺水时,我们是“巡查员”;调解纠纷时,我们耐心倾听、公正调解;上月丰秋村八旬老人雨夜走失,干群合力平安寻回,这些平凡小事,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
二、筑牢纪律“防火墙”,以严管体现厚爱:作为纪检干部,我时刻牢记监督职责,集中整治以来,自查自纠暴露出的问题,我们都进行了整改,上级不予追究,但有少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自查不认真,被县委巡察组发现没有自查出的一些问题,都做出了严肃处理。这几年,我借用到市、县纪委参与了一些大小专案,与犯了错的同志接触,听到最多的就是:我后悔了,愧对组织的培养,愧对妻儿老小。因此,在日常监督中,我常会与村委干部和党员同志讲,严管监督不是找茬,而是系好“安全带”,避免追悔莫及。
三、争做“先锋排头兵”,在急难险重时挺身而出:党员的先进性,在关键时刻尤为鲜明。无论是防汛抗旱,处理突发事件,顶着烈日巡查防溺水,还是排查隐患,深夜寻找老人,我们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党员是什么?是暴雨夜里转移群众时的"那盏手电筒",是调解纠纷时,百姓口中的“放心人”!
乡镇这片土地,考验着党员的初心,这里没有轰轰烈烈,唯有泥土的芬芳、百姓的期盼和沉甸甸的责任,我将继续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尺,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政策的守护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擦亮胸前的党徽,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将以必胜的信心,扎实工作,为戴坊镇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