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14小时至凌晨!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 胸腔镜辅助经腹晚期卵巢癌超根治术
近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的生命保卫战。在肿瘤科主任医师梁美蓉的主导下,联合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专家,并在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医护团队的无缝协作下,历经整整14个小时的鏖战,直至次日凌晨,成功为一名晚期卵巢癌广泛转移患者实施了全省首例胸腔镜辅助经腹晚期卵巢癌超根治术。这台高难度的肿瘤减灭术,标志着医院在复杂晚期妇科肿瘤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患者李女士(化姓)今年4月初因下腹胀痛就诊,被诊断为双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病情凶险——肿瘤已广泛转移至颈部、胸部、盆腹腔等十余处区域,累及子宫、输尿管、乙状结肠、直肠前壁、脾脏等多器官。经过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梁美蓉主任医师团队为其制定了TC方案(紫杉醇+卡铂)新辅助化疗。至7月初复查,盆腹腔多数病灶虽有所缩小,但肝门区、腹膜后、右侧心膈角区及纵隔内淋巴结却呈现耐药特征。
面对这一挑战,梁美蓉主任医师再次组织MDT讨论,并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迎难而上,于7月14日实施胸腔镜辅助经腹晚期卵巢癌超根治术。术前,梁美蓉团队多次与麻醉科、中心手术室沟通术中细节,对患者体位变化、麻醉术中监护、术后麻醉复苏等进行了详细且缜密的安排。
当天上午10点30分,战斗打响。在这场“持久战”,多学科团队展现了无间的协作:
妇科肿瘤团队率先发力,实施“卷地毯”式肿瘤减灭术,克服肿瘤与膀胱、直肠、输尿管及盆壁的广泛粘连,完整切除了子宫、双附件、受累腹膜及子宫直肠窝蔓延至直肠前壁的巨大病灶,并清除了盆腹腔、受侵的右侧横膈及肝表面病灶。随后,普外科接力“战斗”,精准切除了受肿瘤侵犯的脾脏,并因肿瘤深度浸润乙状结肠远端及直肠,成功实施了乙状结肠远端及直肠大部分切除与重建,保障了术后肠道功能与生活质量。紧接着,血管外科迎战高危“雷区”——面对化疗后如“水泥块”般坚硬、与腹部大血管致密粘连的淋巴结(尤其是凶险的肝门区、肾血管区转移灶),在极高损伤风险下进行了精准清扫,为达到根治目标(R0切除)扫清障碍。
当手术进行到第11小时,面临患者血氧波动的险情,麻醉科团队迅速排查调整,稳定了生命体征。在充分沟通并获得家属坚定信任后,胸外科接力“征战”最后战场——经锁骨上切口精细解剖切除颈部(左侧锁骨区)转移淋巴结,并克服术中更换体位的挑战,在麻醉严密监护下,利用胸腔镜微创技术精准清除了纵隔(7、8区)及右侧心膈角区这些毗邻心脏大血管、食管、操作空间极其狭小的高危区域转移淋巴结。
在这长达14个小时的战斗中,贯穿全程的生命守护者——麻醉、护理与输血科团队,以精准的调控、高效的协作和强大的血液保障,确保了这场术中出血达2000ml的马拉松式手术得以安全、顺畅地完成。
随着最后一片“战场”“清扫”完成,时间也已来到了第二天的0点30分。从白天到深夜再到凌晨,对于所有医护人员而言,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术后,李女士直接转入手术室内的麻醉加强监护治疗病房(AICU),由经验丰富的MICU护士和麻醉科医护团队继续接手术后监护与治疗。
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在清醒状态下回到了病房。“看到她生命体征平稳,所有辛苦都值了!幸不辱使命!”梁美蓉主任医师感慨道,“我们还为她进行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
据悉,此例胸腔镜辅助经腹晚期卵巢癌超根治术的成功,是多学科深度协作、跨医院强强联合、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的典范,不仅展现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在卵巢癌诊疗方面的精湛技术和强大实力,更为省内复杂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树立了标杆。今后,肿瘤科团队将继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护航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