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美丽江西>

以善为笔绘就和谐社会新画卷

2025-07-25 11:18

来源:中国网美丽江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与人为善”,从“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民间智慧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善念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滋养着中华文明的沃土。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以理解与包容为纽带,以责任与担当为支撑,共同描绘美好生活的时代画卷。

以善为基,筑牢和谐社会的道德根基。真正的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普遍的善意上。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浪潮中,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逐渐显现。网络空间里,本应是友好交流的场所,却频繁出现无端的谩骂与恶意的攻击,不断侵蚀着和谐的网络环境;现实生活中,邻里间因琐事争执不休,陌生人之间的冷漠疏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氛围。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人善心的缺失、善意表达的不足。古人云:“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善意的传递是双向的,只有人人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永远在路上。

以善为桥,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善,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一个真诚的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次及时的援手,能给予困境中的人希望;一句暖心的安慰,能抚慰受伤的心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有着改变社会风气的巨大能量。社区中,志愿者们主动关心独居老人,定期上门提供生活帮助,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突发灾害面前,无数普通人自发捐款捐物、奔赴一线参与救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这些善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与希望。

以善为帆,引领和谐社会的航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善正是诚信友爱的基石。当每个人都能以善意对待他人,社会将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强大的道德磁场。同时,善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动力。秉持善心,我们会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积极为他们争取权益,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善意的引导下,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更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古训深刻地揭示了善与和谐的关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培育善的土壤,弘扬善的文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携手共进成为善的播种者,用点滴善行浇灌和谐之花,绘就和谐社会的美好画卷,用真诚善意为新时代发展注入温暖力量。(抚州市东乡区交通运输局党外人士局长、乐必胜)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