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笔,绘国企发展新篇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政治基础,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一战略部署,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使命。
深化国企改革,需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石。当前,部分国企在治理结构、运营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有的企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模糊,决策效率低下;有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员工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因此,应依据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清晰界定治理主体的权责,加强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同时,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精简管理层级,提升决策速度与市场响应能力。在选人用人上,要打破传统束缚,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聚焦主责主业,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能有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国企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明晰自身主责主业,避免盲目多元化发展。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是国企发展的核心动力,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至关重要。国企拥有丰富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理应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完善科技创新考核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要勇于攻坚克难,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链主”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国企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在改革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国企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磅礴力量。(鹰潭市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