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美丽江西>

3333只彩凤“画”出一个致富村

2025-08-20 11:51

来源:中国网美丽江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走进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彩绘村,极具畲族特色的墙体彩绘遍布村中各个角落,行走其间,如在画中。村民老张坐在家门口招呼游客,乐呵呵地说:“以前挑笋干去镇上卖,一斤才十五六块。现在坐在家门口等游客,一斤能卖到三十八块!”

过去,大通村房屋杂乱,环境脏乱,发展一度停滞。近年来,得益于南昌大学李名飞教授团队的改造,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当时村子虽然破旧,但极具潜力。它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错落有致的梯田,更难得的是,它正处在通往金竹畲族乡吓通村飞瀑景区的必经之路上。我们就想,改造好了,让村民也能吃上‘旅游饭’。”李名飞回忆道。

改造中,李名飞带领南昌大学师生,以“彩绘”为笔,将畲族图腾与民间传说化作一幅幅墙画,巧妙融入建筑转角与巷道,为村庄注入了文化灵魂。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与畲族文化,团队通过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的标语、漫画和小故事,勾勒出“美丽乡村”蓝图,令这个曾经斑驳的村庄变成“人在画中行”的彩绘新村。

如今漫步村中,游客常在不经意间邂逅暗藏惊喜的互动画作,流连忘返。

“最有特色的是3333只彩凤,”李名飞指着遍布村舍间的彩绘介绍,“这一灵感源自畲族盛大的三月三乌饭节,凤凰正是其服饰的核心图腾。”团队深度参与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落地实施,创新提出“彩绘+文旅”模式。他们指导村民将畲族文化符号巧妙融入村庄建筑立面改造,科学规划游客动线和景观节点,并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

艺术唤醒了沉睡的文化基因,让村庄焕发蓬勃生机,竹笋、蜂蜜等山货也成了抢手货。“村里新增了3家民宿、2家农家乐,村民增收渠道拓宽了。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65%,这种改造既美了村庄,又富了乡亲,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村干部廖坤说。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创新,让设计智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大光彩,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李名飞说。(秦海峰)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