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人生课堂:舒蕾创新公益模式激活江西青少年内生动力
在经历7天的沉浸式职业体验以及金牌导师辅导后,来自江西吉安的50多名大学新生们不仅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还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
“获得喜悦、满足,内心充满斗志,也有了明确的方向。”“稳定心态最重要,要更自信、更有勇气、更敢于去尝试想要做的事情。”“多做一些公益,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源于他们参加了刚刚结束不久的舒蕾青少年成长陪伴公益活动——“小大人成长计划”。作为民族品牌,舒蕾展现出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企业所在地江西,通过公益创新的形式,把公益活动做到从物质帮扶到成长赋能,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打造“护航站”。
扎根:从工厂到校园,公益基因融入血脉
作为江西本土企业,舒蕾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发展根基。
2022年,舒蕾向吉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设立“舒蕾慈善助学基金”,每年在吉安一中和白鹭洲中学各开设一个“阳光班”,为困难学子提供助学金。同时,开展“舒蕾慈善圆梦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大学新生。截至2025年,已连续资助三届“阳光班”,累计惠及150余名高中生、百余名大学新生。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舒蕾董事长黄锋表示,企业始终将公益助学作为重要工作,“我们不仅希望可以帮助困难孩子缓解经济压力,更希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见世界的窗。”
为此,企业连续多年开展暑期夏令营,组织受助学生走进科技园、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企业,通过产业启蒙、文化浸润、精神铸魂,构建“求知”与“给予”的双向桥梁。
破茧:从迷茫到笃定,少年与企业的双向成长
2025年舒蕾青少年成长陪伴公益活动创新打造“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50多名大学新生走进舒蕾工厂,开启为期一周的“职业初体验”。
在研发中心,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洗发水成分,参与配方调试;在生产车间,学习原料检测、乳化工艺,亲手操作质检设备。吉安一中毕业生温星花感慨,“实验室里,导师反复强调‘细节决定成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严谨的重要性。”
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更让学子们收获宝贵人生经验。舒蕾研发中心负责人董朝春从业28年,他以自身经历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力,才能应对未来挑战。”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参与产品研发讨论,从市场调研到配方设计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参与。一名学生坦言,“很多工作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这种成长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印记。来自吉安一中的毕业生刘逸熙曾认为“职场如野外森林,有点狼性,也有点可怕”,但在与导师的互动中,她感受到平等对话的温度,“他们教会我,竞争与合作可以并存,最重要的是心态,未来不管面对什么,都要稳住心态。”吉安一中毕业生郭征旭最大的感触是,“生产主管提到的‘细节上的感动’让我明白,未来生活上的规划应该要更加注重细致以及严谨,职场需要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人性的温度。”
致远:从输血到造血,公益生态的深层价值
“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精准适配”理念。企业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实践岗位:对科研感兴趣者进入研发中心实验室,希望了解生产工作则到生产部进行实战学习。这种“因材施教”模式打破传统助学“一刀切”的局限,让公益资源发挥更大效能。
活动期间,企业高管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开展生涯规划座谈,用亲身经历解答成长困惑。舒蕾副总裁陈健斌表示,“树苗没有阳光和养分的灌溉也能够生长,但是如果有了阳光和养分的灌溉,它能够更好地长成参天大树。舒蕾也想变成这缕阳光,也希望能担起这个责任,通过给毕业学子提供一些岗位体验,帮助学生去认识社会、感知世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捐资助学到职业启蒙,从红色教育到成长陪伴,舒蕾的公益实践始终紧扣“育人”内核。正如舒蕾副总裁陈健斌所言:“当企业资源与教育使命深度耦合,释放的能量将如千万缕阳光,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之路。”在这条向光而行的公益之路上,舒蕾正以江西为原点,书写着民族品牌的社会责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