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美丽江西>

祛形式主义之弊,赋基层实干之能

2025-09-12 15:22

来源:中国网美丽江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形式主义却如“荆棘”般,束缚着基层的发展,加重基层干部的负担。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

正本清源,匡正政绩观念。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部分干部政绩观的错位。一些人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追求“短平快”的政绩,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真实需求。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屡见不鲜,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欲破形式主义之弊,必先端正政绩观念。广大干部要深刻领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认可。

精准施策,精简文山会海。文件多、会议多,是基层干部最为诟病的形式主义表现之一。“文山”压身,干部们耗费大量时间在文件的流转、研读上,真正用于落实工作的精力被大大压缩;“会海”无边,许多会议内容空洞、效率低下,“陪会”现象普遍,让基层干部分身乏术。要坚决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倡导“短实新”的文风,让文件真正成为指导工作的有力工具。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频次,创新会议形式,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一律合并,把更多时间还给基层干部,让他们有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优化考核,杜绝过度留痕。督查检查考核本是推动工作落实、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但如今,过度留痕、指标繁杂、“一刀切”等问题却让考核变了味。基层干部为了应付考核,忙于整理台账、拍照留痕,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工作重心严重偏离。必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减少对形式和过程的过度关注。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避免繁琐细碎;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多深入实地查看,多倾听群众意见。让考核成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指挥棒”,而非束缚手脚的“紧箍咒”。

赋能基层,强化正向激励。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为了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担当作为。要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大的决策空间和解决能力。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对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成绩突出的干部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让实干者有奔头、有盼头。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大胆作为。让基层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久久为功。只有坚决祛形式主义之弊,才能真正赋基层实干之能,让基层在国家治理的大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浮梁县峙滩镇人民政府 曾世玉)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