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美丽江西>

井冈山经开区:探寻优特利“上云数智”的智慧密码

2025-09-16 16:05

来源:中国网美丽江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锂电池制造的精密世界中,4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一枚小小电池的诞生,凝聚着尖端技术与严苛品控。优特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扎根深圳、深耕井冈山经开区的科技企业,正以“上云数智”的智慧密码,引领新能源电池的品质革命。

锂电“江湖”劈波斩浪

自2006年在深圳启航,2007年落子吉安建厂,优特利便把准了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脉搏。从初建时吉安第一产业园电芯日产能50万只,到如今深圳与吉安双基地总面积13万平方米、员工逾2000人的规模,优特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电芯日产能已跃升至100万只,跻身国内锂电池制造企业前列。

公司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于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体系认证,内部实验室获得了ISO/IEC17025CNAS实验室认可,全系列产品获得UL、CE、CCC等国际认证。

以“智”造硬核“芯”突围

近日,井冈山经开区优特利综合车间内,一卷卷铜箔、铝箔如同瀑布,在精密的机器间自动流淌,最终“吐”出一枚枚锂电池。这里,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奏响着现代化生产的交响乐。

面对锂电池制造40余道工序的复杂性和对品质的极致要求,优特利的答案是“上云数智”。公司积极引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构建智能化工厂,实现从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质量监控、产品交付及售后跟踪的全流程精益管理。“我们为头部客户新建了高自动化生产线,这显著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质量和良品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优特利总工程师胡小勇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方形铝壳电池、聚合物软包电池、圆柱电池三大主流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便携式储能等多元化场景。

“云上”智造勇拓蓝海

创新是优特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每年投入超销售额5%的资金用于研发,并不断引进高端人才,组建高精尖研发团队。在技术布局上,优特利既聚焦当下主流的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快充技术,保持与行业一线同步,也着眼未来,积极投入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硅碳负极、宽温电解液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储备。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250余项。在具体产品性能上,其电池能量密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循环寿命长、衰减慢,特别是在解决高温环境下电池胀气难题方面取得突破,研发的专业化学体系有效保障了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胡小勇透露,公司正在加快宽温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市场推广步伐。

全球视野合作共赢

过硬的技术与品质,点燃场的热情。“订单一直处于‘爆仓’状态,员工招聘就没停过。”胡小勇的兴奋溢于言表。今年,优特利的“朋友圈”再扩容,一线笔记本品牌、可穿戴设备新锐纷纷成为新盟友,订单纷至沓来。全球视野下的深度合作,用“柔性智造”满足全球客户的定制需求,为优特利注入了澎湃动能。在德国医院的急救设备里,在美国沃尔玛的户外电源中,在华为工程师的笔记本内——全球超过千万枚优特利制造的锂电池正昼夜不停释放能量。

优特利在新能源的征途上,始终以创新为桨,以智造为帆。手握技术利器和产能优势,这家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弄潮儿”,正朝着“全球领先的锂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