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国:老家歌曲的江西味道
在当代江西音乐创作百花园里,田信国像是一个老黄牛,以对江西故土的深厚情感为犁耙,默默开垦着一块令人瞩目的“自留田”,作词谱曲,勤耕细作,种出了一季季沉甸甸的果实,飘散着迷人的泥土芬芳。
田信国的老家歌曲创作,是对家乡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江西的音乐叙事,如同一张张精美的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着江西的美丽与魅力,并获得了广泛的审美认同。
2010年我写江西旅游主题歌词《江西风景独好》选择田信国来作曲,就是发现田信国创作的歌曲有着浓郁的江西味道。自此后,我们合作了十多首江西题材的歌曲,最近即将推出的合作新歌《江西小炒》,从音乐中即可感受到赣菜独有的鲜辣味道。
田信国词曲创作题材广泛,其中的老家主题特色最鲜明,成果也最丰硕。不久前“不老的乡情·田信国老家歌曲分享会”是一次代表性展示,精选的13首歌曲,有江西全省概念,也有九江、瑞昌、范镇、红岗、田家垄及好运坡元素,大到一省一市、小到一街一坡,都是田信国心心念念的老家。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江西的风土人情,更彰显了田信国鲜明的创作个性与深厚的艺术素养。
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热爱,田信国的老家歌曲创作如同深深扎进赣鄱大地的根系,始终以家乡为灵感源泉,自然景观到人文风情,传统习俗到现代风貌,无一不被写进他的歌里。
田信国用音乐讲述江西故事,传递江西声音,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特别是为游子提供情绪价值,抚慰思乡之心。无论是江西旅游主题歌《江西风景独好》,还是镇歌《范镇的范儿》、村歌《红岗满堂红》、组歌《我们的田家垄》、坡歌《好运坡》、馆歌《瑞昌小馆来一杯》,都能让人感受到田信国对家乡炽热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渗透在每一个音符与词句中。
对家园厚土的眷恋与坚守,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通过音乐的力量让江西的风土人情焕发新的生机,使田信国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特质和极强的地域辨识度,形成了独特的“田氏风格”,这是田信国歌曲的故土之情,灵魂所在。
田信国的作词艺术,是诗意与烟火的双向奔赴,展现出诗意表达与生活气息的有机融合。
扎实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观察力,使得田信国的歌词既富有诗歌的韵律美,可唱性很强;又贴近生活的真面目,烟火气十足。
田信国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将熟悉的方言、习俗巧妙入词。同时,他的词作立意深远,在描绘家乡美景、民俗的基础上,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有滋有味的《打年粑》、有板有眼的《乡戏》、有情有义的《荆林街77号》,承载的是田信国儿时的乡愁记忆,将个体生命体验与群体精神享受相勾连,营造出味觉、听觉与视角的通感体验,成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载体,在现代语境中闪现新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田信国创作的火遍全网的爆款歌曲《我在老家你来不来》,通过情趣盎然的新式情歌对唱,让热恋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生动可感,成为城乡巨变、观念更新的一个时代缩影,为主旋律创作提供了情感共鸣新路径。
田信国的作曲艺术,是旋律与情感的共鸣,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旋律构建能力和情感表达技巧。他擅长化繁为简,运用不同的节奏、调性来创造意境,化用本土的山歌、民谣来纯净底色,旋律朗朗上口、优美动听,传唱度高、感染力强,让受众在音乐中感受江西的魅力。
他在写给自己的“退休纪念曲”《我对人生不设防》中,有一句歌词“脚有泥土心有谱”,就是他始终脚踏实地、以“靠谱”的谱曲来回馈社会的表达。
2001年,田信国新编词曲《江西是个好地方》,在保留经典民歌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加入流行元素,让传统曲目焕发新生,令人耳目一新。此外,旋律悠扬的《美丽江西》有如行云流水,让江西的诗意山水与老表的纯朴热情充分释放;节奏舒缓的《悠悠的九江》就像现代水墨画,将九江的文化底蕴与宁静悠远完美渲染。而凝聚了田信国滚烫赤子情怀的《祥瑞昌盛》,更似一坛瑞昌糯米老酒,令生在瑞昌、奉献在瑞昌、来过瑞昌的人们无不开怀畅饮,酣畅淋漓。(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