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乐安县:减负赋能激活力 基层治理展新颜
“以前光是填报表、开会就占了不少工作时间,现在有更多时间沉下心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了。”近日,抚州市乐安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主任邓宇军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基层减负工作带来的显著变化。
乐安作为山区县,乡村分布广,治理责任重。自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以来,该县聚焦基层“事务繁、权责乱、指尖累”等痛点,通过精文简会、明晰权责、数字赋能等举措,结合二线干部下沉、矛盾纠纷化解等特色做法,构建起系统化减负路径,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
精文简会“拆文山”,把时间还给干事创业。罗陂乡党政办主任王智感慨道:“以前一天接十几个通知、填几十张报表是常态,现在文件少了、会议短了,工作更务实了。”该县大力推进“一表同享”改革,由县大数据中心牵头,将基层报表从410张压减至249张并导入系统,整合“人、房、企”数据118万余条,实现跨部门共享复用,大幅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乐安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谭亮表示:“基层减负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要厘清职责、优化机制,推动基层从‘疲于应付’转向‘主动作为’。”通过规范村级事项、整合各类专岗设置,基层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以城中社区为例,今年上半年该社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3%,12345政务热线投诉量同比减少了71%。
数字赋能“提质效”,架起服务连心桥。山砀镇龙义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以前反映管道破损要辗转多个环节,现在通过‘乐事乐办’小程序上报,24小时内就能修复!”针对基层重复沟通、多头报送的痛点,乐安县创新推出“乐事乐办”小程序,建立“三级联动、自动派单、闭环处理”机制,群众诉求直达责任部门,基层干部从“传声筒”变为“办事员”。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处理群众诉求830余件,办结率超97%,满意度达99.87%。
在网格治理中,数字化与人员下沉协同发力。该县将10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13个网格,按“1+1+N”模式配强网格力量,精准录入3.1万户10.7万常住人口信息。同时,从全县选派40名干部组建10支驻社区工作队,全面下沉一线。县卫健系统退二线干部孔令新说:“基层减负让我们沉得下来、融得进去,我在医疗纠纷调解、卫健业务咨询等工作中找到了新舞台。”自入驻以来,社区工作队已累计开展帮扶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超6000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多件,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乐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邓先亮介绍,县里通过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基层减负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评判。家住城中社区怡家丽景小区的张森阳欣喜地说:“以前小区环境差,现在社区干部响应特别快,垃圾及时清,污水有人管,车位规整了,飞线充电消失了,居民住得越来越舒心。”
如今的乐安,干部脚步更勤、群众办事更易、社区活力更足。从二线干部下沉解忧,到矛盾纠纷大幅下降,再到老旧小区展露新颜,这些变化正是乐安以减负促治理、以服务暖民心的生动写照。减负不仅为基层松绑解绊,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曹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