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打好“延、集、提、净”组合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瑞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偏西,居长江中下游南岸,滨长江衔赤湖,幕阜山脉分支穿境而过,地形地貌特点素有“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头乡村的饮水保障依然面临很大压力。如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必考题。近年来,瑞昌市坚决落实上级关于农村供水保障的决策部署,立足本地实际地貌,创新打出“延、集、提、净”四招组合拳,以精准举措破解水源难题,用扎实行动守护群众“生命之源”,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
“延”字为要,管网延伸扩覆盖
瑞昌市严格遵循“能延则延、能并则并、能建则建”的工作原则,以规模化水厂管网延伸为核心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提质增效,目前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覆盖的人口13.17万人,8座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水厂管网延伸覆盖人口12.34万人,其他均以小型分散式供水工程保障。为提高规模以上水厂的覆盖率,今年再计划投入专项资金730万元,重点推进横立山乡光辉村等6个乡镇10个村组的管网延伸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铺设供水管网115公里,完成投资796.45万元,成功将润泉公司的优质水源输送至2.16万村民家中,实现了规模化供水替代小型供小的跨越、水质从有到优的提升。
“集”字破局,山泉蓄水解民忧
针对山区海拔高、水源散的特点和规模化水厂无法覆盖的现状,瑞昌市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具备条件的山区村组,采取建设蓄水池收集山泉水的方式就地取材,破解水源滞蓄难题。全市共有高山蓄水池供水点318个,分布在16个乡镇57个村,但是遇到极旱天气仍有少数高山水池难以为继的情况。怎么办?让稳定水源发挥作用!
南义镇和平村海拔520米,此前长期受饮水问题困扰,应急送水仅能解燃眉之急。为彻底解决这一“急难愁盼”问题,瑞昌市水利局与南义镇党委政府经多次安排人员现场勘测,最终锁定和平村下汪组一处常年不断流的山泉(高程383米)作为水源。村组也成立了管水理事会,履行主体职责,工程创新采取“集水+净化+增压+蓄水+分流”模式,在和平村甘坑组茶林脑山头(高程595米)建设最高蓄水池,让山泉水“爬坡”212米后输送至家家户户。该工程即将完工,投用后可彻底解决全村2930人的饮水问题。
图为南义和平村的分水池建设中
“提”字发力,深井取水保稳定
面对高山干旱缺水区域的水源困境,瑞昌市将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天公不作美就从地下取,由水利局牵头,联合相关乡镇深入排查、科学勘探,通过打深井提水的方式,为高山群众筑起“水安全保障线”。
图为横港任家山的蓄水池
横港镇风坪村任家山组70多岁的老人家任开泰高兴地说:“我们任家迁来此地已600多年,我们最大的饮水困境今天总算是解决了,感谢党和政府。我这儿的深井打了360米,想都不敢想,出水当天,我们村的小伙都回来放起了烟花庆祝。”根据近两年的旱情分析,水利局重点聚焦花园乡花园村南屏山、田畈村老虎洞与郑庄,横港镇风坪村半山李、风景村任家山与上雷,大德山高源村,范镇陡岗村陈家宕,桂林街道光明村,洪一乡双港村下马石与和山,南阳乡红日村歇马泉等12个山头、半山头缺水村组,逐一完成水源勘探与深井建设,总投资约110万元,直接受益人口达2367人,工程完工后,将彻底结束这些村组“靠天喝水”的历史。
图为花园乡南屏山的深井
图为任家山的用水
“净”字兜底,强化管护筑防线
瑞昌市强化供水工程后续管护,把“安全用水”作为集中整治的重点,通过专业化服务与设施升级,实现“供水”与“净水”同步推进。推行物业化管理,水利局与润泉公司签订统一服务协议,由专业团队对全市318座高山供水工程开展常态化巡查、水质检测、水池清洗与清杂,实现管护“全覆盖、无死角”,让专业队伍管护与村组自主巡查相结合,确保进水出水管护不落空。推进消毒设施升级。今年计划投资约55万元,分类为114个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统一安装消毒设施,目前已进入采购阶段,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成,从技术层面筑牢水质安全屏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瑞昌市将持续完善农村供水体系,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守护群众饮水安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坚实水利动能。(周佐强、杨方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