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生命接力——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多学科联手成功抢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
“血压、血氧持续下降!患者意识模糊!”近日,一个雨夜的晚上七点多,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消化内科抢救室的警报声划破宁静。
66岁的杨大爷因“中上腹剧痛伴高热呕吐三天”紧急入院,短短3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皮肤巩膜发黄、血压骤降至90/58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5%,并伴有烦躁谵妄等症状,呈现典型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Reynolds五联征,已进展至感染性休克阶段,生命危在旦夕。消化内科医生快速判断:患者胆道梗阻引发的“脓毒症风暴”,必须立即解除梗阻,否则患者随时可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时间就是生命,科室立即启动普外科急危重症会诊。
“这是胆道良性疾病中最凶险的类型,发病急、进展快,唯一生机就是尽快打通梗阻!”刚结束一天工作的普外科郑杨博士接到电话后,一边远程指导术前准备,一边冒雨赶回医院。与此同时,麻醉科、导管室、ICU等相关科室迅速相应,全面开启生命救治“绿色通道”。
晚上八点,患者被送入导管室。麻醉科团队率先精准建立动静脉通路,通过升压药物及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为手术筑起“生命防线”。随后,郑杨博士主刀施行“经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鼻胆管引流术”。手术仅用时8分钟,引流管中立即涌出浑浊脓性胆汁,胆管内压力迅速下降,患者血压、血氧随之稳步回升,梗阻成功解除,感染源被有效控制。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次日,其感染指标明显下降,意识逐渐恢复;第三天病情趋稳,转回普通病房继续康复。家属得知救治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冒雨驰援的细节时,不禁红了眼眶:“是医生们拼尽全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道系统的急性重症感染疾病,常由胆管结石、狭窄或肿瘤导致胆管梗阻,继发细菌感染、脓液积聚所致。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未及时处理,易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高。如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典型症状,务必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普外科专家朱湘南表示。
此次雨夜抢救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该院在胆道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担当——无论风雨几何,生命至上的信念始终坚定!(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