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装卸,差一毫米都不行
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南车辆段钩缓组,叉车穿梭,车钩起落。一列货车检修完毕,即将上线运行,而它的“关节”——车钩缓冲装置,刚刚经历了一次精准拆装。在这道工序里,容不得半点马虎,差一毫米,都可能影响整列车的运行安全。
车钩是连接车厢的“关节”,承担着列车牵引力与冲击力的传递。每一次拆卸与安装,都是一次对安全底线的检验。叉车司机作业时,需将重达吨余的车钩从检修架运至装配工位,精准嵌入指定位置。对接口间隙有限,操作必须一次到位,不允许反复调整。这不仅考验设备性能,更检验操作者的经验与定力。
在钩缓组,作业讲“稳、准、顺”。“稳”是前提,叉车起步、行进、停靠都要平稳,避免车钩晃动;“准”是核心,落点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靠的是对空间距离的精准判断;“顺”是节奏,从取钩、运输到落位,流程衔接紧凑,不能卡顿脱节。三者合一,才能保障效率与安全兼顾。
当前,铁路货运持续高位运行,车辆周转加快,检修任务繁重。钩缓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工序衔接、提升单机效率、强化协同作业,不断提升作业效能,确保车辆按期上线。班组还定期开展岗位练兵,围绕“精准对位”“应急处置”等课题组织实操训练,提升整体作业水平。
车钩装卸,是检修链上的一环,却是安全链上不可松动的一扣。它不张扬,却必须可靠;它不抢眼,却至关重要。每一次精准落位,都是对“安全第一”的无声践行。差一毫米都不行——这不是口号,而是写在作业标准里的硬杠杠,更是刻在每一名作业人员心里的底线。在钢铁与机械的交汇处,这份对精度的执着,正是铁路人守护安全最朴实的表达。(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