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夜守护列车安全
10月6日晚,中秋之夜,万家灯火,阖家团聚的欢声笑语萦绕在千家万户。然而,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南车辆段赣州东运用车间,五十岁的货车车辆检车员杨小青,穿梭于繁忙的列检作业场,为列车安全运行和货物运输畅通保驾护航。
18时15分,杨小青一手持检车锤,一手拿手电筒,伴随着有节奏的敲击声,开始对到站货车进行细致入微的“体检”。车轮、车钩、制动梁……每一处关键部位,他都要俯身、弯腰、探身,用眼睛看、用锤子敲、用耳朵听,不放过任何一丝隐患。这套动作,他重复了二十八年,早已烂熟于心。
“这活儿马虎不得。”杨小青抹了一把额头的细汗,声音沉稳,“车辆运行安全重于泰山,我们敲下去的每一锤,都关系到后续铁路运输的畅通与安全。”二十八载的积累,让他练就了“火眼金睛”和“听音辨故障”的绝活,就算是细微的裂纹、松动的螺栓,也难逃他的眼睛。他是车间里公认的技术骨干,也是年轻同事们信赖的“杨师傅”。
今年的中秋,对杨小青一家而言,本有着格外的团圆意义。杨小青的儿子在军队服役十二载,今年九月刚刚退伍归来。这是十多年来,儿子第一次能够在家过中秋。餐桌上,缺席的却是父亲的身影。
“说不遗憾是假的,心里特别想陪孩子吃这顿团圆饭。”谈及家人,这位硬汉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柔软与愧疚。然而,当工作安排与家庭团聚冲突时,他心中的天平总是毫不犹豫地倾向岗位责任,“保安全、保畅通是我们的职责,节假日更是关键时期,岗位上不能缺人。”
这份坚守,同样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电话那头,刚刚退伍的儿子语气坚定:“爸,您放心工作,家里都好。您在为我们‘大家’的团圆保驾护航,我为您感到骄傲!”儿子的这番话,让杨小青的眼眶微微湿润,也让他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把对家人的思念与愧疚,化作了检查车辆时更加专注、更加严谨的动力。
在这个团圆夜,赣州东运用车间里,并非杨小青一人在战斗。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铁路人,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默默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当一列列货车安全驶出站场,承载着物资与希望奔向远方,便是对他们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
月光如水,静静地照耀着蜿蜒的铁路线。杨小青和他的同事们,依旧在光影交错间忙碌着。他们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属于平凡劳动者的不凡篇章;他们的坚守,成为了这个中秋夜里,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曾繁帅、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