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三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10月11日,抚州市乐安县社科联在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加。
为了更好地宣传本地优秀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县社科联围绕“打卡江西非遗、解锁社科新知”这一主题,采取文字展示、实物展览、操作展演“三展”的方式,在县城社区展示了乐安傩舞、流坑“小吹会”、乐安花鼓戏、乐安蛋雕、竹衣工艺、罗陂制陶技艺、南村仕女扇、景泰蓝掐丝画等一批非物质遗产作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开来。
宣传展示现场人头攒动,群众一边观看展示,一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互动交流,气氛异常热烈。
在蛋雕展位上,摆放着一排排蛋壳,上面刻有逼真的人物肖像、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和唯美的风景图案等。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邹兆庆正一边回答群众问题,一边用刻刀进行现场雕刻。
旁边的竹衣工艺展位,一幅幅用竹衣制作的工艺画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据了解,传承人陈亮独特的“竹衣工艺”制作技法,弥补了我国用“竹衣”制作工艺品的一项空白,获得了国家专利,他在现场细致地向群众讲解制作过程,并通过实操进行展示。
在乐安傩舞展板旁边,一位头戴傩舞面具、身着傩舞服装的年轻人,手持傩舞道具,认真地向群众讲解乐安傩舞的历史起源、表演方式和主要曲目等知识,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观看。
南村仕女扇、罗陂制陶技艺、景泰蓝掐丝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现场进行了作品展示和操作展演。
现场群众表示,以往观看的展览多为静态展示,这种结合现场操作和讲解的方式提升了观展者的沉浸体验,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让更多的人喜爱非物质文化,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敖凡、魏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