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金,丰收在望——瑞金市云石山乡超田村180余亩制种水稻喜迎丰收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10月16日,在瑞金市云石山乡超田村的广袤田野上,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连日来,该村200余亩制种水稻进入成熟收割期,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田间地头,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脱粒、晾晒,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的清香,处处是丰收的繁忙景象。
“金种子”孕育新希望,产业振兴结硕果
与传统的水稻种植不同,超田村这片丰收的稻田,是专门用于培育杂交水稻种子的“制种田”。这里的稻谷收获后,将不再是寻常的餐桌主食,而是作为宝贵的“农业芯片”——种子,被送往各地,孕育下来年的新希望。
“今年我们的制种水稻与福建省建宁县天力种业有限公司合作,推广了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并采用了统一的科学化管理。”超田村党总支书记杨建兰站在田埂上,指着眼前一片金黄介绍道,“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亩产种子预计能达到420斤,产量和品质都比去年有显著提升,这真是一个实打实的丰收年!”
科技赋能+精细管理,为丰收保驾护航
制种水稻的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水稻种植,尤其在父母本花期相遇、人工辅助授粉等环节,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我们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模式。”超田村制种水稻管理人员介绍,“在关键的生长期,我们的技术人员几乎天天‘泡’在田里,指导农户进行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精准授粉。看到现在颗粒归仓,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科学的种植技术不仅提升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也有效保障了农户的收益。种植大户宁兴龙一边忙着将刚收割的稻谷装车,一边算起了经济账:“制种水稻的效益比种普通稻谷要高不少,公司保底收购,价格有保障。照这个势头,我今年能增收好几万元哩!”
“金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超田村制种水稻的丰收,是云石山乡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水稻制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发展制种产业,不仅直接鼓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云石山乡副乡长梁华山表示,“它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吸引了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为我们培育了一支有技术、懂市场的新型农民队伍。”
这180余亩金黄的制种水稻,承载的不仅是当下丰收的喜悦,更是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一粒粒金色的种子,正从这里出发,播撒向更广阔的土地,也必将孕育出乡村振兴更加灿烂的明天。下一步,瑞金市云石山乡计划加强品牌建设,并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让这片金色的田野,真正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之田”。(王利利、钟棋、徐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