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体检进企业,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为营商环境注“健康动能”
秋风初起,凉意渐浓。10月14日的清晨,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厂区内的临时体检点已一片忙碌。穿着统一工装的员工们手持体检指引单,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穿梭于各个检查区域,抽血、内科检查、彩超等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是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上门式”职业病体检的常规场景,却藏着城市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层温度。
现场直击:把“体检中心”搬进企业,贴心服务从细节做起
“来,先核对一下身份信息,这份指引单上标好了每个项目的位置,检查完记得去领份热早餐。”在体检现场登记区,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边快速录入信息,一边向员工解释。她面前的桌子上,除了体检表、签字笔,还整齐摆放着口罩和消毒湿巾。
“以前体检要专门请假去医院,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在厂区里就能做,一点不耽误工作。”刚做完心电图检查的员工老张拿着体检指引单,走向下一个检查项目。他负责车间设备维护,平时工作忙,医院把体检点设到企业,对他们来说太方便了。
在彩超检查室,医生正耐心地向员工讲解检查结果:“你的指标都正常,平时注意少熬夜,工作时记得做好防护。”针对企业的生产特性,医院特意在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增加了粉尘防护相关的肺部检查,让体检更具针对性。现场不仅设置了清晰的指引标识,还安排了专门的引导员,从登记到完成检查,平均耗时不到1小时,高效的服务让员工们纷纷点赞。
常态实践:高效服务企业,为职工健康“护航”
事实上,中材科技(萍乡公司)的这场体检,只是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每年的3-4月份开始,医院就会陆续进驻企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服务。今年7月下旬,医院为华能电厂的700余名员工完成了年度体检。作为体检服务重点项目之一,医院提前与企业沟通,根据企业生产轮班制度,制定了“错峰体检方案”——将一线员工的检查时间安排在班前、班后或轮休日,确保生产、体检“两不误”。
“当时正值盛夏,我们还特意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市三医院体检科负责人回忆道,考虑到电厂员工多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医院专门增加了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动态监测,为员工健康精准“把脉”。从体检套餐定制、现场流程统筹到后期报告解读,医护团队全程跟进,用专业与细致完成了这场“健康护航”。
深度解读:“定制化”模式背后,是为企减负的持续发力
“我们坚持‘企业有需求,医院有响应’,把职业病体检从‘医院坐等’变成‘上门服务’,这一模式已经坚持了多年。”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环境、岗位特性,医院会“量身定制”体检套餐——对接触粉尘的企业重点增加肺部检查,对高强度作业企业强化肌肉骨骼系统评估,真正让体检“贴合”企业需求。体检结束后,医院会为每家企业建立“岗位健康档案”,分析体检结果变化,动态调整检查项目,为企业提供职业防护改进建议。
这种“定制化”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一方面,员工无需往返医院,企业避免了因集中体检导致的人员缺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医院通过提前统筹、现场高效服务,让体检工作真正服务于企业生产。据统计,自2025年4月起,医院为我市多家央企提供“上门体检”服务,覆盖员工已超2000人次。加上其他企业客户,年度服务产业工人在5000人次以上。
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用一场场细致入微的体检服务,诠释着“为企减负”的具体实践。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医院不再是单纯的医疗服务机构,更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健康伙伴”——用专业医疗筑牢员工健康防线,用便捷服务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能更专注于生产经营,为萍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健康动能”。
“接下来,我们还会按照计划,在全市各县区的企业给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科负责人表示,市三院将持续优化“移动体检车+定制化方案+健康随访”的服务模式,把专业的职业健康服务送到更多产业工人身边,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守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