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美丽江西>

让青年干部在“试错”中成长

2025-11-07 10:57

来源:中国网美丽江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当今中国,青年干部和青年人才已成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的能力水平、精神风貌,不仅关乎当前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决定着未来数十年前进的方向与步伐。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为年轻人营造敢闯敢试的成长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试错”不是选择题,而是成长必修课。人生没有预演的舞台,青年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面临迷茫与不确定。在这个意义上,“试错”绝非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成长路上的一堂必修课。

敢于“试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回顾人类文明进程,几乎所有重大突破都经历过反复试验。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最终照亮世界;中国航天事业从无数次挫折中总结经验,终成就今日辉煌。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通过“试错”积累的必然。

当下,不少青年干部面临着“不敢错”“错不起”的心理压力。破除这些观念壁垒,让青年干部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给“试错”一片生长的土壤。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难免会犯错。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我们需要认识到,“试错”不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是对未来的投资。

令人欣慰的是,从深圳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魄力;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创新,到各地自贸区的探索实践,越来越多的地区和组织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的氛围。

这些机制不是降低标准,而是为创新留出必要空间。就像培育幼苗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温度一样,年轻人的成长也需要包容的环境。当我们给予年轻人一定的“试错权”,实际上是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组织是坚强的后盾。

当然,倡导“试错”并非鼓励鲁莽行事或不负责任地蛮干。“试错”本质上是一种有策略的探索过程,是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勇敢尝试。

对青年干部而言,关键是建立“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每一次尝试都应当有所总结,每一个教训都应当转化为经验。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失败不是终点,而是你开始变得更聪明的地方。”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最具可塑性的阶段,此时的“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而收益潜力却巨大。

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个概念叫“快速失败,经常失败”,意指通过小步快跑、不断迭代的方式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这种思路同样适用于青年干部的成长历程,通过持续的小规模试错,积累经验,最终实现突破性成长。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今世界,敢于“试错”的能力正成为青年干部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营造一种面向未来的试错文化,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于社会而言,需要打破“成王败寇”的思维定式,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青年干部的探索。于组织而言,需要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明确试错的边界与规则,既给空间又定规矩。于家庭而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勇敢尝试而非一味求稳。于青年干部自身,则需要培养成长型思维,将每次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创新者的沃土。为青年干部营造一个敢于梦想、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青年干部都能在“试错”中成长,在挫折中蜕变,最终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李伟、裴蕾)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