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云石山乡石背村秋收图鉴:老法子打谷 响起一片丰收欢歌
近日,在云石山乡石背村的稻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收正在上演。与现代机械化收割不同,这里洋溢着久违的热闹与欢声笑语,沉睡的老式打谷机再次轰隆作响,打出了金灿灿的谷粒,也“打”出了村民心中丰收的喜悦。
田间地头,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老农赖满发双手捧着一把沉甸甸的稻穗,熟练地放入老式脚踏打谷机的滚筒中。伴随着“哗啦啦”的清脆声响,金黄的谷粒如雨点般脱落,在机箱内跳跃、堆积。老伯抬起头,古铜色的脸上绽开了笑容,眼角的皱纹也幸福地挤在了一起。

“咱村这稻子,今年收成好啊!”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声音里透着自豪,“用这老机器打谷,听着这声儿,闻着这稻香,心里头就俩字——踏实!”这种源于亲手劳作、见证直接成果的满足感,是现代化联合收割机一闪而过所无法替代的。

一旁劳作的婶子们同样手脚麻利,她们将一捆捆稻秆送得又快又稳,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效,确保颗粒归仓。这娴熟的技艺背后,是长年累月实践积累下的经验与专注。忙碌间隙,梁婶子用毛巾擦去汗水说到:“你们看,这手里的力道、送秆的角度,都是学问。想把活干得又快又好,就得下功夫。”这朴实的话语,是对劳动价值的生动诠释。
在这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劳动中,老式的打谷机不再是即将被淘汰的旧物,而是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轰鸣的声响,是石背村这个秋天最动听的丰收曲,传递着对土地的敬畏、对劳动的热爱。(瑞金市云石山乡:王利利、宋璐瑶、徐烈林、倪红英)







